成都市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规划设计导则
发布时间:2023-05-25
来源: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4月26日,在第三届公园城市论坛闭幕式上,成都正式发布2022年度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和优秀案例。由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申报的“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规划设计导则助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精致营城”工作,入围候选案例。我院在其中承担《成都市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规划设计导则》编制,导则作为纲领性技术文件,立足人本需求、体现精致营城,通过总体策略和分类指引,有效指导了全市剩余空间更新利用的推广和实施。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评选工作由中共成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人民网四川频道、四川天府新区改革创新研究院承办,于2023年2月启动评选工作。“城市剩余空间更新规划设计导则助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精致营城”工作成功进入复审环节,作为60个候选案例之一,在人民网、“成都发展改革”等媒体平台宣介。
一、工作背景
城市剩余空间是国内学者基于畸零空间、失落空间、消极空间等既有研究提出来的创新概念,是在微观尺度对城市空间治理方式的一项重要探索。
随着全市人口突破2100万、迈入超大城市行列,成都的城市建设正在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集约型高质量发展转型,除着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外,还需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在此背景下,剩余空间的更新利用被提上日程。成都市的城市剩余空间广泛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内,经梳理摸查,中心城区高架桥下空间长度共计超过170公里、铁路两侧空间长度约180余公里、地铁车辆段上盖面积约151万平方米……这些城市剩余空间数量众多、土地利用率不高、环境品质较低、建筑风貌欠佳、发展活力不足,利用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亟需以规划为引领,形成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的规划技术文件,指导城市剩余空间的更新利用,推动城市空间品质和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提升。
成都市中心城区剩余空间典型现状
二、创新探索
《导则》研究该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发展趋势,系统梳理成都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的城市剩余空间现状,界定城市剩余空间的概念、类型和主要特征,明确更新利用的总体策略、分类指引和设计实施建议,提出具体更新技术指引和实践路径。
(一)立足成都特质,明确剩余空间概念和分类
《导则》在总结学术研究和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实际情况,将城市剩余空间定义为在城市建成区中,容易被忽视、未被充分利用,缺乏合理规划设计引导的灰空间。立足成都市中心城区特征和群众需求,从城市发展机制的视角探究剩余空间产生原因以及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进行解析,以易识别、易引导、符合成都地域实际为原则,将剩余空间划分为桥下空间、街旁空间、地下空间、基础设施周边空间、屋顶空间、滨河剩余空间、短期暂不开发土地7个大类16小类的城市剩余空间分类体系。
7大类16小类城市剩余空间分类情况
(二)优化顶层设计,提出系统化的指引策略
《导则》率先针对城市剩余空间特征提出系统化的更新利用原则、规划策略和设计指引。按照“主体功能优先、强调公共属性、轻量更新设计、激活空间价值、协同渐进推动”的总体原则,从空间形态功能、土地利用价值、人的需求感受等角度,提出了“丰富交往空间,植入休闲载体;强化景观设计,提升美学体验;推动艺术介入,彰显天府文化;创新商业场景,增值城市空间;推动共同营造,打造共享家园”5大总体指引,以及针对7大类城市剩余空间的分类指引。通过分级分类提出差异化指引策略,以科学规划为先导,将城市剩余空间融入景观体系、功能体系、价值体系,进一步提高公共空间品质和土地利用价值。在总体指引下,除对存量用地提出更新利用指引外,还创新性对新建项目提出设计指引,力求避免今后城市建设中形成新的城市剩余空间,兼顾更新与新建。
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利用总体原则
(三)彰显以人为本,运用多样化的更新模式
《导则》以实现公共利益、满足群众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更加精细的国土空间治理方式,分门别类提出了不同城市剩余空间的更新利用模式和手法。根据不同桥下的空间尺度,明确可植入的设施类型;根据街角地块的不同区位、面积和价值,引导其功能化、场所化改造;通过灵活的景观化和功能化处理,增强使用地下空间的新鲜感;通过建筑物和隔离物美化、适度植入公共活动功能,减弱邻避设施带来的消极感受;采取屋顶绿化、观景台、艺术装置等方式强化屋顶空间景观体验,并根据建筑类型和周边需求补缺公共功能;引导滨河空间开放可达、舒适亲水,提升滨河空间活力;建立短期暂不开发土地的正负面使用清单,引导植入符合周边需求的轻量化设施;提出连通天府绿道、结合口袋公园布置健身广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以体育元素丰富交往空间。通过因地置宜植入公园绿地以及休闲交往、文化创意、体育健身、商业服务等设施,依托活动组织、艺术介入、品牌引进等措施,形成复合型公共空间和怡人的空间感受,营造特色场景,创造城市惊喜。
城市剩余空间分类更新设计指引示意
(四)保障落地落实,出台公益化的政策支撑
《导则》不仅明确了更新利用城市剩余空间的规划原则和技术路线,还提出了政策建议和实施计划,强化实操指导性。明确要求相关政策制定应以保障公共安全为前提、以保障公共事业为重点,分别制定不同类型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利用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激励措施和支持政策。构建了“1+N”实施保障体系(1个三年行动方案+N个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化制定了场景空间保障、资金支持保障、行政审批保障、共建共享保障等实施保障举措,打通资金、税收、用地、规划、建设、运营等方面堵点,有效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利用”1+N“实施保障体系
三、实施成效
《导则》印发实施后,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培训会、现场推进会统筹部署,将更新利用城市剩余空间纳入全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十四五”重点工作,加力加快推动建设。
培训会现场
全市优秀“金角银边”案例不断涌现,武侯区成都音乐坊、成华区府青运动空间、青羊区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等点位,实现了“从短期暂不开发用地到音乐艺术特色新场景”“从灰色高架桥到绿色运动场”“从微小街角地到活力新空间”的华丽蜕变。全市400余处更新利用点位已闪亮呈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增强。
音乐坊音乐特色场景(左)、府青运动空间(右上)、WePark玩湃社区足球公园(右下)
(一)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成都市将更新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打造“金角银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抓手。按照《导则》指引,根据不同的空间特征推动体育运动设施、文化活动场地、点式生活服务设施等依托城市剩余空间均衡配置,针对街角零星地块植入口袋公园,接入“上班的路”“下班的路”等社区绿道并作为休憩服务节点,形成市民举步可达的社区活力热点,促进邻里休闲交往,让市民看到更多发生在家门口的积极变化,获得更多人性尺度、各具匠心的空间感受,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更高层次的健康、精神需求,把城市创新发展成果具化为人民群众可见可感的美好体验和触手可及的生活场景。
大学路街旁零星地块改造的口袋公园(左)街角空间改造的润扬广场(右)
(二)打造了展示成都特色魄力的新窗口
坚持“小空间蕴藏大智慧,小空间做好大文章”。成都市聚焦办赛营城,统筹考虑举办大运会和筹办其他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盛会,在重点区域、重要线路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剩余空间更新利用项目,高质量加快项目呈现。按照《导则》指引,结合“十四五”规划由点及面推动城市剩余空间更新改造,打造集运动、休闲、娱乐、艺术、商务、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连续美好场景体验,丰富交往空间,促进文商旅体功能融合协同发展,以精细治理重塑公共空间品质和“蜀都味、国际范”风貌形态,以介入流动的文化艺术活动或植入固定的文化建(构)筑物、艺术装置彰显特色文化魅力,串点成线连片打造了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
桥下空间改造的东湖艺术长廊 街旁空间改造的玉林社区街头公园
(三)开辟了国土空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径
落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按照《导则》推动城市剩余空间更新改造和利用,成为了成都市“渐进式、绣花式”城市有机更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的重要举措和内涵。基于边角零星地块、微小公共空间的精细营造,植入特色功能业态,塑造主题消费体验,适度挖掘并释放城市剩余空间的潜能特别是商业价值,有效盘活了闲置空间资源和低效土地资源,促进了城市空间增值。同时,随着一批批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的桥下、滨河、地下、街旁“金角银边”不断形成,实现了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落实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助推了城市“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调整优化。
双桥子立交桥下运动公园(左)成雅立交桥下空间改造的拾光公园(右)
(四)构建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成都市坚持《导则》所提出的“政府引导、部门牵头、社会参与”原则,采用政府职能部门推动、引入市场主体开发、业主自主改造、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共建等模式,由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居民、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高效协同推进城市剩余空间更新改造和利用。通过开展方案比选、发布机会清单、举办群众性主题活动、专题报道等方式,提高各处城市剩余空间的利用率和“金角银边”的曝光率、知名度,让更新利用城市剩余空间的过程成为增进邻里和谐、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构建了植根社区、多元共生的城市治理格局,为总体形成“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提供了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成都方案。
街旁空间打造的一介巷子里咖啡店(左)铁路旁空间打造的龙潭铁路生态公园(右)
部分图片来自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中共成都市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成都城市管理、成都文明网等微信公众号及网络